
近日,心和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心和基金会”)正式发布全新五年战略规划(2025-2029),重点转向0-3岁儿童早期发展(以下简称“0-3”)——赋能行动者,以创新和协同突破0-3社会化服务发展瓶颈。
自2008年成立以来,心和基金会一直秉持“全人教育”理念,以教育发展助力社会发展,长期聚焦儿童阅读及书香校园(简称“儿童阅读”)和乡村夏令营及青年公益(简称“青年公益”)两大领域。
十六年来,心和基金会在儿童阅读领域累计捐赠超过1亿元人民币,赠送童书280万册,项目覆盖全国30个省份的480个县域、4700所学校和社区,惠及约190万儿童,培养了5万名一线阅读推广教师,并长期陪伴一批阅读公益先锋组织成长。
同时,在青年公益领域,心和基金会累计投入超过2200万元,支持来自1100多所高校的36000多名大学生成长为志愿者和公益实践者,孵化出200位全职公益人和15位社会创业者。
随着儿童阅读和青年公益两大领域日趋成熟,并从伙伴组织中培育出两家骨干组织(满天星公益、益微青年)担任两个领域的新枢纽,心和基金会达成了自己阶段性战略。
回顾既往历程,心和基金会善于资助、赋能富有企业家精神的行动者,支持他们“做中学”“在对话中学”,通过合作共创搭建起无边界的公益生态共同体。这种独特模式使心和基金会能够联结和撬动各方资源,以倍增的集合影响力共同推动社会问题的优化解决。
另一方面,在深耕儿童阅读和青年公益过程中,心和基金会逐步形成了“支持富有企业家精神的行动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公益方法。
这种理念贯穿于基金会的所有项目实践,强调儿童的全面发展和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促进成人与儿童“平等对话,共同生长”,并在不同领域找到突破口:儿童阶段注重阅读素养,青年阶段注重公益实践,为他们成为“幸福完整的人”奠定基础。
2018年,心和基金会前瞻性地将目光投向了0-3岁儿童早期发展领域。最近十年来,全球对儿童早期发展(ECD)的关注显著增加,在中国,尤其是低资源地区,3岁以下婴幼儿的早期养育服务仍然严重不足,存在明显空白地带。
为填补这一缺口,心和基金会积极探索0-3岁儿童早期发展的社会化服务。6年间,资助了26家机构、65个项目,累计投入资金约2114万元。
在心和基金会的支持下,一批优秀的0-3岁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和机构进一步脱颖而出,如千天计划、活力未来、成都童萌等,探索了从城市到乡村、从自主运营到依托其他体制的多元路径,为0-3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创新服务。
这些项目的实践直接服务了53728名婴幼儿,培养了1158位养育师,开展了24931场早教活动,累计服务人次达233万以上。
这既是心和基金会在短时间内对0-3岁早期发展领域的有力推动,也象征着一个“行动者社群”的初步形成——越来越多有志于儿童早期发展的专业团队和个人,因心和基金会的联结支持而走到一起,开始形成互相交流协作的网络。
心和基金会不仅支持单个项目,更着眼于搭建行业平台,促进行业生态的共建。早在2018年,心和基金会即发起了中国第一个儿童早期发展平台项目——千天计划共同体,通过跨界交流、深度走访、共学研讨、资源汇聚、共创行动等方式,促进行动者之间、政学商社之间的联结合作,搭建领域建设基础设施。
2025年,我们将该平台更名为“0-3社会化服务共同体”,继续以协作共建方式将零散的创新实践和多元资源联结成更大的网络,朝着“公益生态共同体”的愿景迈出了重要一步。
立足于过往的经验和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心和基金会通过线下工作坊、360度内外部访谈,实地走访项目伙伴等方式,于2024年8月至2025年2月开展了全新的五年战略规划。
经过深入探索,心和基金会首先立足自身一直以来的理念和实践,明确愿景为“每个儿童都成长为幸福完整的人”,使命为“支持富有企业家精神的行动者,促进中国儿童的全面发展”,并确定了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即“赋能行动者,以创新和协同突破0-3社会化服务发展瓶颈”。
围绕这一目标,心和基金会制定了人才赋能、方案创新、生态建设三大战略路径。
在人才赋能方面,心和基金会针对当前领域内行动者数量不足、能力欠缺的问题,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专业培训和社群共学,吸引和培养更多富有企业家精神的行动者进入0-3岁早期发展社会化服务领域。
并将分层次支持早期创业者、机构关键骨干和议题引领者,围绕0-3专业力和领导力两个核心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提供启动资金与方法指导、专项培训、咨询、教练等支持,以及交流共学机会、拓展其战略视野,形成全面丰富多元的行动者人才梯队。
在方案创新方面,心和基金会将加大力度支持以养育人行为改变为核心的服务创新,特别关注低资源地区的0-3岁家庭。
未来五年,心和基金会将与伙伴机构协同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遴选有潜力的创新服务方案,首先进行小范围试点,随后支持优秀方案实现规模化推广和验证。通过这一战略,心和基金会期望孵化出一批有效、可持续、宜推广的0-3岁服务方案模式,惠及更多0-3岁家庭。
生态建设战略则关注行业生态整体活跃度不足、跨界合作与知识生产欠缺的问题。心和基金会将定期组织高质量的行业研讨、工作坊及跨界交流,促进0-3儿童早期发展与养老、残障、阅读、美育、社区教育等可持续发展的跨议题合作,促进一线行动者与基金会、政府、学术界、社会组织、媒体及企业的多元互动。
同时,心和基金会还将着力于案例工具总结和知识生产,以双年度行业趋势报告为代表,提升社会各界对0-3岁早期发展的认知与重视,撬动更多资源协力推动行业生态成熟与繁荣。
为实现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心和基金会从品牌塑造、资源筹集到团队建设均将开启行动与变革,以支持战略落地和长远发展。
过去十六年,心和基金会深耕教育公益,建立了稳固的专业积累和良好口碑,但品牌的影响力仍需强化。
此次战略规划明确,心和基金会将以“企业家精神”、“儿童与养育人共成长”、“0-3社会化服务”为品牌价值主张,以有影响力的资助计划作为品牌项目,双年趋势报告和年度峰会作为品牌产品,打造“0-3社会化服务瓶颈突破的引领者”品牌核心定位。
围绕这一核心,心和基金会将通过官方网站、年报和宣传资料等讲好“心和故事”;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讲述行动者和0-3岁家庭的真实故事;并积极探索跨界品牌合作,加强媒体互动,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为实现从创始人捐赠模式向多元筹资模式的转型,心和基金会制定了稳健的财务策略。未来五年,心和基金会将从过去的“需求驱动”型支出转为“量入为出”的稳健模式,同时积极开拓外部筹资渠道。
鉴于资助工作的长期性、前瞻性和认知难度等特点,众筹不适合作为核心手段,所以心和基金会将特别关注与其他基金会、企业家以及特定捐赠人群体的战略合作,通过筹资结构的转型,不仅实现财务可持续,还能有效撬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为未来更大规模0-3社会化服务发展打好基础。
在组织发展规划方面,心和基金会将持续保持“小而精”的团队模式,团队成员高度灵活、自主决策,通过定期学习交流和案例复盘,持续提升团队专业能力。
此外,心和基金会将积极整合外部专家和志愿者网络,以低成本、高效率实现组织目标,建立高效运作的资助专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并积累0-3岁儿童早期发展议题的行业引领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心和基金会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选择以“0-3岁儿童早期发展社会化服务”为支点,促进中国“普惠育幼”的目标实现,促进人口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实现。
心和基金会的全新战略分为三个实施阶段:
2025至2026年为战略落地期,正式发布新战略定位,推出相关品牌项目并进行团队专业化建设;
2027年为中期评估期,重点检视筹资、业务和团队发展状况,建立共建筹资机制,稳定业务体系;
2028至2029年为战略成果验证阶段,系统评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及生态建设成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战略周期奠定基础。
展望未来,心和基金会将继续秉持“每个儿童都成长为幸福完整的人”的美好愿景,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推动0-3岁儿童早期发展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努力为每一个儿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4月15日(星期二)
13:00-14:00
诚邀各位伙伴参与
心和基金会战略分享会
一同交流探讨合作新可能
END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