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再谈何为“全人教育” | 全人教育计划五周年

2019-12-09

2019年12月8日,第五届“全人教育计划”典礼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先生为“全人教育计划五周年”作致辞稿,由心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伍松先生代为宣读,结合奖项的初衷及其五年来的发展,深入清晰地探讨了“全人教育”的涵义。


图片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首先,让我代表全人教育计划的两个主办方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心和基金会,对本届获得提名的四位杰出教师致以最热烈的祝贺!这个荣誉不仅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也是属于大家的,属于每一个为实现理想而在教育第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师!

不知不觉,全人教育计划已经是第五届了。逢五逢十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大数,提示我们可以进行一些阶段性的盘点和小结。我们看到,在这五届评选中提名并获奖的20名教师当中,小学教师14人,中学教师6人;男士12人,女生8人;按学科分的话,语文老师12人,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5人,其它学科3人;按城乡分,则城市19人,乡镇1人;如果按区域分,东部17人,中部2人,西部1人。由于样本的总数仍然过少,所以这样一个简要的轮廓,并没有更多的解释意义。

尽管已经五届,每次评选真正令人困扰的,仍然是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究竟什么是全人教师?如何把握和理解这一标准?5年前在设立全人教育计划时,我们确立了这样4条标准:

  • 拥有一流的专业素养和健全独立的人格;

  • 尊重并爱每一个学生;图片

  •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终身学习能力;

  • 启发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已经体现了全人教师与教学名师、教书育人奖、道德楷模、先进工作者等的区别。


但是,在五周年之际,也许我们还是可以继续深化和清晰对全人教师的认知,从而发扬光大全人教育的理念。在终评会上,有评委提出了一些可能更具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例如:

  • 在某一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并有一定的创新贡献。提出了重视教育创新的维度;

  • 在班级、学校之外,具有一定的公众影响力。也就是说,从狭义的“教书匠”演化为有社会担当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大先生”;

  • 在当下教育的大环境中,能致力于构建一个良好的小的教育生态,即从应试教育“突围”的努力和能力。

这都是对全人教师的内涵有效的诠释和补充。


最终,我们还是要对“全人教育”的理念有更清晰的认识。顾名思义,全人教育意味着以人为本,培养完整的人,整全的人,英语为Holistic education,是对教育的人文性、科学性、完整性的追求。“全人教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的自然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作为对工业社会科层制、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影响的反拨和矫正,让学生的个体生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持续的成长,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全人教育理念的提出者之一雅斯贝尔斯认为:教师要适应儿童的天性和能力,因材施教;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理解力、思考力等多种能力;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使命是把受教育者引到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去。

全人教育持一种整合的学习观,更注重意义而不是信息,重视经验学习,重视社区和民主,重视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发展。认为学习不仅是智力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的身体、情感、精神等各方面发展的过程;认识到人有多种学习和认知的方式;整合学习的核心是联系,是认识世界万物之间的广泛联系;因此,这种学习依赖于一定的情境,需要创设学习型社区;指导整合学习的教师必须是全人教师。

全人教育的理念高悬了几百年乃至几千年,人们对更好的教育探索和实践从未停止。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图片

▍第五届全人教育计划提名奖得主(左起)赵查、郑英、陆平及本届全人教育计划得主王耀杨


全人教师评价的一个难点,是对教学学科的思考——在分科教育的现实中,学科教师如何成全“全人教育”?本届全人教育计划获得提名的老师,以他们的实践做出了回答:全人教育不在于学科,而在于超越学科,超越知识,关注人的发展。

人们对王耀杨老师的疑问,他到底是数学老师还是阅读老师?人们对陆平老师的评价:她到底是信息技术老师还是人文老师?答案是:他们是全人教师!这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本届提名老师的特色:人文与科学的融合。

在王耀杨看来,数学老师不能只把数学教学看成一种单纯的技能分享过程,而应该视作学生全面成长的平台。陆平老师的名言“课堂是用来创造的”,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和永远也学不完的知识,陆平选择了“信息技术+人文”学科融合的教学创新,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中心,冲破学科壁垒,联通知识。她说如果信息技术课所剩的只有“工具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教师和学生势必沦为“无根”的流浪者。


赵查老师的语文教学不拘一格,经常融合语文与音乐、语文与美术这些相关的学科,激发学生的兴趣,赵查老师热爱音乐,他认为语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与音乐艺术有着很强的关联。


郑英老师身体力行以美为育,鼓励、发现学生的美,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获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图片


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实施全人教育?良好的教育理念如何与知识点、分数等一般目标相结合?这无疑是一个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巨大挑战,也是我们这个评选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每一个全人教师的优胜者,都是在这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纠缠中破茧成蝶、脱颖而出的,使我们看到第一线的优秀教师是如何力所能及地变革我们的教育现实——从儿童和学生的立场出发,也是面向未来的价值。而且,破茧之后,他们仍在跋涉飞翔,姿态万千。

马玲老师作为首届全人教育计划获得者,是“全人之美”课程核心设计者之一。她的影响力已经不止于南明教育集团的学校,而是直接辐射到了40多所学校联盟学校以及更多心向往之的学校和教师。


图片

▍首届全人教育计划得主马玲

陈耀老师,五年来获奖的唯一一位小学科学老师。他发起的“一千零一夜家庭实验室”项目,已经发展到300所学校,团结了100多位种子老师,影响了超过一万名老师。


张轶超老师主动离开上海最顶尖的国际学校,成为一名初中后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校长,艰苦地践行着他教育公平的理想。


徐莉老师的《未来课程想象力》一书,已成为中小学创新教师的必读读物。


樊阳老师依然带领学生行走中国大地,让生活“处处是杏坛”。他的人文公益讲坛,进一步衍生出教师行读共同体。两年多时间里,发展到了全国16个省市的61位老师。作为樊阳和他的团队28年人文行走的结晶,即将出版发行五册之巨、洋洋大观的《行读中西的人文课》,“既贯穿经典的阅读,又关注文本背后社会与思想的演变;把作家作品始终放在人类文明演进的大背景下品读;同时进行中西方空间上的比较,并把文学、历史、地理、哲学有机融为一体。”


图片

▍第二届全人教育计划得主樊阳


钱峰老师从格物致知开始的“万物启蒙”,从一所学校的一门课程,渐渐变成一个肩负着高大文化使命的通识教育空间,连接、衍生了跨学科、文化启蒙、母语探究、全人教育、项目式学习、体验式教育、多教师协作、跨社区教学、研学旅行等众多概念。“万物启蒙”联盟和实体的“有光教育空间”正在走向全国,成为社会化学习、社区化学习的一个样板。

图片

▍第二届全人教育计划提名奖获得者钱峰


三叶草故事家族的周其星老师,和其他老师共同发起了“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三年多来,有超过10000个班级先后加入过读写计划,有超过百万人次的学生通过百班千人的平台开启他们阅读的世界。


还有来自台湾的张辉诚老师,他多年来孜孜不倦、精力无限地推广“学思达”教学法,与“填鸭式”教学对着干。他说起在北京看到一些创新学校的老師,彷彿重新看到二十年前的自己。“主要差別在於,二十年前我是一個人孤軍奮戰;現在的他們則是集結一群有志之士,同聲相應,一起努力”;“在‘學思達’的團隊裡,沒有‘曲終’,更無‘人散’。每一次相聚,大家变得更紮實、更緊密。每一次依依不捨的道別,我們更清楚明天努力的方向,回到自己課堂上,我們更篤定地堅持。”


图片

▍第四届全人教育计划得主张辉诚


第一届到第四届全人教育计划的其他获奖老师,华应龙、朱爱朝、贲友林、常丽华、蒋军晶、胡红梅、周春梅、周益民,也都以各自的方式点亮和影响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学校,成为全人教育的同行者。请相信我,每一位获奖者的故事,都彰显了回到“人”的教育的精彩绝伦和美好无比。


在这些获奖教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并不如意的教育环境中,一个一线老师可以走得有多远!教育如同它应有的本意那样,如春风化雨,泽被天下;如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就是我们愿意继续开展这一评奖的信心和动力。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心和基金会的态度一如既往,就是要“朴素而隆重”地把全人教育计划办下去,办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就是要让大家能够记住这些唤醒灵魂的灵魂。


最后,我想用陆平老师的诗句作为结束:“最想做一条清澈的河流——静静地流淌,流过稻田,穿过田野,来到校园,奔向远方,滋养万物。”


谢谢大家!